freeheld

今年時間有限,因此跑影展挑片也就變成一個很不簡單的工作,東篩西減之下,我的4張女性影展電影票給了德國片《生命萬歲》、澳洲片《奪魂信》、美國《熊T潔米》和一組兩支的美國紀錄短片《扣押幸福》+《酷童嘉年華》。

《扣押幸福》(Freeheld)曾得到今年奧斯卡的最佳紀錄短片和2007年日舞影展的評審團大獎,紀錄一位肺癌末期的女警Laurel Hester在警界服務25年後,卻拿不到她的退休金,只因郡委會(freehold)不同意將她的退休金合法轉讓給她的同性配偶。

短短40分鐘的內容,紀錄了女警Laurel和她伴侶Stacie日常生活相處的片段,看到她們倆人和一般異性伴侶一樣互相扶持,尤其是在面臨死亡帶來的陰影之下,如何把握僅存的時間和對方相處。

 

Laurel因化療掉了大半的頭髮,Stacie便提議要幫她剃頭,解決完Laurel的頭髮後,Stacie一句:「妳想幫我剃嗎?我要和妳一樣短的。」勝過千言萬語。不過隨著時間推移,我們看到健康的Stacie頭髮漸漸長了,而Laurel卻再也長不回那一頭茂密的髮。

《扣押幸福》很重要的另一個景就是聽證會。經歷過無數次的重審,郡委會的清一色為男性的委員們始終能對眼前執法25年的優良員警和郡民們的抗議聲援充耳不聞,一位當地的報社記者提到她在採訪其中一名委員的時候,這位委員毫不避諱的說出:同志家庭違背了他的道德觀中的婚姻神聖性。另一名記者也提到,其實多數的委員並沒有很強烈的立場,但只要有一兩個委員們堅持,其他人便也會順勢附和。

 

觀念看似開放的美國,其實骨子裡還是秉持著清教徒的思想。讓人特別想落淚的一段是Laurel擔任警察時的夥伴說:我其實是個保守的人,我一輩子投票給共和黨,平常根本沒想過什麼人權平等的問題,但當這種事發生在他認識的人身上時,他立刻決定挺身而出。另一位男士也在聽證會上說了,如果今天身患絕症的人是他,他的退休金理所當然會轉給他的妻子,對他來說,婚姻的神聖價值就是兩個人在不論好壞的情況下都會互相扶持,而就這一點來說,你能不同意同志婚姻的神聖性嗎?

 

這部片大約開始沒到五分鐘,我就聽到後排的觀眾頻頻發出吸鼻水的聲音,到了最後五分鐘,啜泣的聲音更是此起彼落。

雖然不太喜歡片子中把主角神化的方式,雖然贊頌主角的豐功偉業是一種讓人認同的方式,並且能夠合理化她應得她所擁有的福利,不過那些平凡的人呢?難道就不值得大眾聲援了嗎?難道人權問題還是因人而異的嗎?

但即使如此有這麼一小點讓我無法認同的地方,我還是認為這部紀錄短片非常非常的好看,在沒有導演(或拍攝小組)的插話式旁白或對話干擾下(這點是我不太喜歡但台灣紀錄片普遍使用的手法),用一個宏觀並極富感性的觀點,流暢地說完一個完整的故事。

 

f_freeheld
整個海洋郡到處掛滿了這個聲援Laurel Hester的牌子。

 

預告片:

 

 

 

跟《扣押幸福》搭配的是紀錄短片《酷童嘉年華》,只能說影展單位非常貼心,在哭哭紀錄片後安排一個可愛又溫馨的影片讓大家破涕為笑。

《酷童嘉年華》講的是一個與台灣社會更遙遠的議題,就是那些被同志家長撫養長大的孩子們,是不是有什麼特別不一樣的地方呢?

當然,在保守的地區,像是德州,這些酷童們小時候一定都遭受過同學們的冷嘲熱諷,有些孩子的父母甚至禁止自己的小孩和酷童們交朋友。但在開放的地區,像是紐約,這些酷童們卻像是稀有的寶貝一樣--兩個爸爸,好酷!

 

不過最重要的問題,也是大家最想知道的問題,就是在同志家庭長大的小孩,是不是成為同志的機率就比較高呢?

這個問題大概只要是有當代知識的人都知道,答案當然是--No!不過被同志家長撫養長大的小孩確實是擁有比較高度的包容力。另外有趣的是,這些酷童如果真的確立自己的同志傾向,反而要擔心壓力外界加注在他們的同志家長身上的輿論--為了捍衛自己「很不同」的家長,選擇假裝當一個「正常」的小孩,這倒是一般人沒有想過的問題。

 

QueerSpawnMensmall
被兩個爸爸撫養長大的小酷童(這兩個爸爸看起來還真的很不gay呢)

 

《扣押幸福》
導演:Cynthia Wade
製作/發行:Lieutenant Films/Smiley Films Distribution & World Sales
國別:美國
語言:英文
長度:40min
色彩:彩色

 

《酷童嘉年華》
導演:Anna Boluda
國別:美國
語言:英文、西班牙文
長度:30min
色彩:彩色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aosp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