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52948_10150229793154209_130357434208_7399150_1048716_n.jpg  

細數一下自己的網球球齡,總是有點尷尬,因為小學時受到親戚影響,跟網球教練短暫學了兩、三個月的球,打過正手拍、反手拍,但也就僅止於此。
大學剛入學因為整個人還很hyper,便在新同學慫恿之下報名參加校內新生盃網球比賽,很瞎貓碰上死耗子地摘下我人生中的第一冠……(知道內情的人不要說啊不要說~)再來就順水推舟加入了網球社,但是社團嘛,總是聯誼休閒性質大於運動本質,所以也沒什麼深刻的網球體驗(譬如在拍面擊中球的瞬間看見小宇宙之類的)。過不了多久,新鮮人的hyper不知在哪個瞬間突然熄火,之後三年的大學生涯完全龜縮,即使在校外租屋處離學校球場更近了,卻反而想離它遠遠的。我想,這就是人生!


離開前一個讓人糾結的工作後,投身到新的環境,生活目前暫且算是穩定下來,少了下班後的焦慮,反而多出了許多需要填補的時間。天天在溫室當電腦椅馬鈴薯,感覺滿身精力需要有處發洩(正所謂飽暖思......),這時候,我第一個想起的竟然是網球。


因此現在假使有人問:「你網球打了多久?」我還是不知該怎麼確切的回應,到底是要從小時候開始算起、還是大學,還是這一兩年?
也正所謂境隨心轉,物隨欲轉,頻繁打球的這幾個月漸漸興起了換拍的念頭。雖然藉由外物來提升己身實力的想法,應該會遭眾人斥責,不過套句教練的說法:「F1的賽車手有可能開裕隆車比賽嗎?」
所以我想打了這麼多年網球,換一隻進階拍,也不為過吧!(這時候又恬不知恥地說自己球齡淵遠流長)

c10030377c.jpg

老爸不知何時買的Wilson Pro Staff 7.5  

 

印象中,我的第一隻球拍是國產的Pro Kennex,年代久遠,只記得和Wilson經典的Pro Staff有點相像,都是屬於拍框較薄、較沉的類型。而那時拜科技進步所賜,好像剛開始流行寬框輕量的球拍。

大學加入社團時,才買了一隻較適合女性新手打的Wilson Ultra 7.2(因為中間都沒打球啊,根本也不在意順不順手)。此拍重量輕、拍面大且拍頭重,擊球相當省力,只不過我始終覺得打出去的球有點虛假,不夠實在,好像才剛碰到球就彈開了。且因為拍子輕、拍頭重,想要施力反而容易失控,比較密集打球或是對方來球重的時候,手腕便感覺有點負擔了,那一陣子肌腱炎老是反覆發作。(我知道自己愛甩手腕才比較嚴重)

 

2123serena185.jpg  

第三把球拍則是撿姊姊不要的Wilson Hammer 6.3小威代言拍,其實這把球拍和我前一隻的規格相差無幾,不過打起來的感覺卻爽快很多,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有power holes的設計,所以咬球比較給力?不過避震和彈性肯定是比較好的,因為使用這隻球拍後我再也沒有手腕痠痛的問題。只是打久了,難免覺得大拍面、拍頭重的球拍靈活度不夠高,一旦沒咬好球,球就容易飛飛飛。因為甜區大,擊球的力道也容易被分散,除非真的把球咬得很準。

 

為了自我提升到另一個階段,於是我開始物色起拍框稍軟、重量稍重、較為平衡的進階拍。

 

剛開始是看上Azarenka使用的Head Youtek Extreme,見這小妮子如此纖細卻能打出質量這麼高的球,果然是講求extrme power的Extrme系列!但實際拿到275g的試打拍後發覺,這款球拍彷彿會吸收力量似的(因球拍本身軟,店老闆說穿了線後會更軟),用我原本的揮拍方式卻只能打出癱軟無力的球,完全不是我想像中的威力網球!不過好在因為參加了試打方案,只要拍子完整無缺,我仍然可以更換其他的拍子。

後來陸續試打了Head Youtek Radical. Head youtek IG Speed 300. Babolat Aero Drive,都覺得擊球頗為紮實。小安迪代言的Radical感覺操控性高,但需要自己發力多(所以一旦手軟就硬不起來了),不過手感是比IG版的Extrme Elite紮實多,但是這系列一直不出IG版搞得店家不知道該怎麼賣的樣子。

後兩隻則是打起來滿容易上手的,與代言人揪口外型頗為相像的Speed有獨特的水滴型大頭,讓雙手反拍很好出手,Aero Drive則是滿有尾勁(彷彿蠻牛上身,一點都不像我打出來的球),且避震極佳。

其實還試了Monfils跟Bryan兄弟的Prince EXO3 REBEL 95,不過因為95拍面對女生來說實在太棘手了,感覺很容易把手打廢。而且莎娃轉品牌後,我對Prince也就沒多大興趣了,於是就不考慮這隻。(但是甜區增大百分之xx還是滿誘人的)

 

前後折騰了應該有一個多月,在考慮價格以及普及率之後(莫名的點),還是拿不定主意該擁有哪隻球拍。心態轉啊轉的,還是回到了迷妹狀態上。因為我換拍的初衷,本來就不是追求好打啊!這回想換進階拍,就是想逼死自己啊!於是挑來挑去,還是回頭看Sam Stosur代言的Pure Storm,耳聞這把以操控性出名的好拍,適合等級較高的選手(難怪Sam戰績這麼爛!)。不過已經下定決心,就算打不慣,至少也能當作收偶像週邊吧(反正Sam能讓人收集的東西也寥寥可數...)。

 

b_0522_Stosur01.jpg  

b_02_stosur_129_aeltc_j_buckle.jpg  

(我要好好練切球!)

 

雖然Pure Storm系列不像Aero Storm, Aero Drive, Pure Drive等系列使用了Babolat獨門的Cortex技術,樣貌看起來較為平凡,不過也正投我所好,是把一體成型的球拍。而Pure Storm最特別之處應該就是其線孔數為16x20,直疏橫密,有別於一般常見的16x19. 18x20,因此也造成其形狀較為狹窄的感覺。直接字面理解的話,應該是想要power(spin)與control一把抓。

一下從110的大拍面球拍換成98中拍面,說實在,如果打中甜區的話感覺是很爽,咬球也是「繃繃」地,但反手拍卻變得容易敲框(可見原本打球習慣不佳),算是嚐到了苦頭。不過我相信,這種事,橫豎都是能適應的,還是趁年輕力壯時多方挑戰,才不枉青春啊!(極其詭異的結論)

babolat-pure-storm-gt-11-tennis-racquet.jpg  

2011年的塗裝也滿美的,起碼比BLX耐看多了!

 

Head Size:
98 sq. in. /632sq. cm.

Length:
27inches /68.6cm

Strung Weight:
11oz / 312g
Balance: 1 pt Head Light
Swingweight: 327
Stiffness: 63
Beam Width: 21mm
Composition:
Graphite Tungsten
Power Level: Low
Swing Speed: Fast
Grip Type: Skin Feel
String Pattern:
16 Mains / 20 Crosses
Mains skip: 8T,8H
One Piece
No Shared Holes
String Tension:
55-65 pounds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chaosp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