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以下有雷)

上禮拜相隔兩天,分別看了《歸鄉》和《送信到哥本哈根》。因為很想大哭一場,所以想說從主角是小孩的片子下手,應該比較容易達成目標。

搞不好是我有了錯誤的期待,看完打著柏林金獅獎名號的《歸鄉》,是黑黑渾渾的沉重和錯愕。主角是一對俄羅斯兄弟,他們的父親在離開12年後又重新出現在他們的眼前,對他們來說,這個叫做父親的男人,完全只是一個仗勢欺人的陌生人而已,甚至有點混帳。影片著重在少年心理上對父親的嚮往和反抗,兩種矛盾的心態,造成兩方、甚至是三方間的不斷衝突(哥哥的角色扮演了一種牆頭草的調調,情感上雖然與弟弟同一國,但在尚能忍受的限度內卻扮演了服從父親的乖小孩,間接的背叛弟弟),所以整部影片充滿了一股隨時要爆發的低氣壓,不僅不能讓我爽快的痛哭,反而讓心情更鬱悶。

雖然不是很喜歡這部電影,但是導演捕捉出來的畫面實在太美,不夠澄澈的天氣風景都和故事契合。父親的死來的讓人措手不及,但從哥哥的處理態度中可看出男孩已經成長,接受了父親幾天下來的教導,無形之間成為了男人,也悄悄的傳承了父親的一切,甚至替補了父親的位置。



但真正想推薦的是《送信到哥本哈根》。原著是來自於瑞典的《北方自由》,但卻被好萊塢買下版權,變成了《I Am David》這部通俗劇情片。(難得覺得中文譯名比外文好的片名)




這部電影結構其實有點老套,就是公路式的成長電影,主人翁在情節進行中,無論變好或變壞,只要克服了原本的難題,或是心境上和世界妥協,這一類的成長故事。

David是一個二次戰後,從保加利亞集中營裡逃出來的孩子。他一開始害怕世界、不敢相信任何人,到處躲藏,只為了避免自己和世界接軌,腦中只想著他集中營裡唯一的朋友-約翰。因為目睹約翰因為頂替他的罪而被當場槍決的情形,讓他對於穿著制服的軍官警察們都懷有一種極度恐懼的心理。走過許多地方,遇過許多好人壞人,最後他來到瑞士邊界,才對一位和善的老婦人第一次卸下他的心防。

「我很想對妳坦白,但是我不能......」



好萊塢這一套催淚的手法總是很有效,不到五秒鐘就可以讓你掏出手帕。

首度在他人面前展現真正自己的David,脆弱的部分也自然的癒合了,走在人群之中不在害怕,微笑的看著街上開心的人們,也跨出了對於"制服男人"的恐懼。而一解除了自己的武裝,讓別人知道自己最無法啟齒的秘密後,竟是得到了完全的幫助。好一部人性本善的電影,像向日葵田一樣充滿的光明和希望,當Damien那熟悉的口音緩緩唱出Cold Water的時候,冷不妨的又噴了一次眼淚。

cold cold water surrounds me now
and all i've got is your hand
lord can you hear me now?
or am i lost?
no one's daughter allow me that
and I can't let go of your hand
lord, can you hear me now?
or am i lost?
don’t you know i love you
and I always have
hallelujah
will you come with me?
cold cold water surrounds me now
and all i've got is your hand
lord.. can you hear me?
or am i lost?

即使覺得最後一幕實在濫情的過於下流了,但還是不減我對這部小品的喜愛!!光是能看到一堆歐洲的風景就夠本了啦!

或許reveal what beneath your mind是一種很正面的confession,甚至可以扭轉不幸的命運。不過想是一回事,要完全地解除防備、拉下臉來講些令自己手足無措、對別人無傷大雅的心事,還是一件很難做到的事啊,畢竟在城市中的殺戮現實下生活太久了...



PS.看電影途中一直覺得小男孩好眼熟,原來是像劉若英啊!!!!(發現後真是笑死我了,緊閉的雙唇和短下巴尤其像)但仍然是個小帥哥啦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aosp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