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說《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》是在描寫兩個男孩與世界正面對決、蛻變成男人的旅行。那《阿富汗之旅》就是兩個在父權體制中掙扎的熟女選擇避世的一個途徑。


跟這部電影的緣分很奇妙︰某天下午,我在學校附近的書局殺時間的時候,無意中拿起這本《我愛說電影》來翻翻,就看到這部電影的劇照,後來在作者的文章中又聽到她對這部片的推崇,就開始對這部聽也沒聽過的電影產生了興趣。(我好賤格,越少人講的東西我越想看。)結果得來全不費工夫,之後回到學校就看到這片dvd並且馬上租下來。


光看這部dvd的外表,是完全不會對它產生興趣的,甚至還會懷疑這是哪一年的失敗歐洲片,結果來頭竟不小,好像還得到2001年國際獨立製片大獎。只是網路上能找的到的討論和文章真是少的可憐,似乎連這兩個詭異的女人也沒有什麼資料可goo。





1939年,世界第一位女冒險作家安瑪莉和人類學博士艾拉一同踏上到喀布

爾旅遊的路,兩人雖一起同行,但其實心中埋藏著各自追尋的目標。安瑪莉想在

東方找一個棲身之處來躲避她與兩個男人之間長達30年的混亂關係;艾拉則是為

了想證明自己而找了旅行當藉口──探勘阿富汗的神秘山谷、順便為自己對阿 富

汗的原著民生活所出版的著作命名。一路上,兩個女性知識份子始終不停在相互

為自己的觀點而辯論,並享受棋逢對手的樂趣。

這兩名同樣從人生中逃跑的女人,因為政治發展而不停的互相靠近,在相

濡以沫的旅程中,艾拉發現了女性身上散發的吸引力,而安瑪莉也見識到了女性

特殊的魅力,繼而從內心世界的情感而譜出一段溫暖的友誼之愛。在她們到達阿

富汗之時,正巧爆發二次世界大戰,她們原本的計劃也就此終結…,但這趟旅程,

是否就此結束了呢?




電影中其實把兩個女人劃分的有點typical,就像一般人對於理工科學生和文科學生的刻板印象。身為人類學家的艾拉,有著一張理性的臉,理性的態度,面對事情總是從容,一方面有著自己的決心,但絲毫不影響她處世的行為。反觀另一個女主角安瑪莉呢,她是一個醫生兼作家(好像邱妙津喔),長久以來被情緒所困,又有用藥的問題,身為文學派的感性代表,有張纖細漂亮的臉,卻時常穿著男性西裝出現在各種場合,試圖用男性的裝束表示對社會價值觀的批判,嗜菸愛酒,她的所作所為都是對傳統主流的挑戰。相較起來,在重要場合表現中規中舉的艾拉,便顯得像是妥協了,即使她心中充滿了極遠大的抱負,想要比男人表現的更傑出。


由於資料實在太過有限,我不知道這兩個女人是怎麼會湊在一起旅行的,但是一開始就知道艾拉曾經和另外一位男性假扮夫妻穿越中國,所以當安瑪莉知道這件事後,穿著男性化的她,刁著菸說「所以呢?我們也要假扮成夫妻?」她一開始就諷刺艾拉這種無聊的「措施」(也像是調情啦),一個隨性、一個嚴謹,一開始就爲這場旅行激起了火花。


故事中途,安瑪莉還在德黑蘭的德國大使館勾引了土耳其大使的女兒,又顯示出她的感性多情的性格。在某國邊界時,也是因為她的勇於挑戰公權力,迫使海關不得不放行。後來她們到了一個少數民族的部落,在大漠中,她和類似長老級的人物展開了一場占卜,在語言無法溝通的情形下,這場似是而非的占卜,雖然感覺有些玄,但始終無法幫她解答困擾了她一輩子的問題,因此她寫下這段「我終於明白,我的語言在這裡是不被了解的,我不需要觀眾,我的歌將飄走」的美麗詩句。


相較於到處飛舞的安瑪莉,艾拉在這場旅行中形同支柱一般穩穩的前進,在各處都沒有留下讓人深刻的回憶,只有一次深入洞窟結果受傷,算是比較脫軌的演出。對於安瑪莉來說,這場旅行是逃避,也是冒險,但對於艾拉來說,這段旅行是她一舉浮上檯面的機會,是一個鞏固人生地位的重要工作


事實上,這部電影拍的很隱晦,在不影響劇情走向的狀況下,有許多耐人尋味的點都沒有說破,例如那個「規則三」、艾拉受傷前存在後來消失的牧羊人、安瑪莉的兩個情人、艾拉前一個旅行、兩位女主角本來的交集?這也是許多藝術電影成功的地方吧,總會適度的留下幾個未解的謎讓觀眾自己思考和聯想。



不諱言《革命前夕的摩托車之旅》其實不太對我的胃口,這可能跟本人的意識形態有關,在這部革命英雄的傳記電影裡實在無法找到共鳴,就連fellowship的那一層互動也過於輕描淡寫,看完的感想大概就只有畫面很美(要批評我沒有悲天憫人的胸襟也沒錯)。看完南美洲的山脈之美,再來看這部不太美,整個畫面黃沙滾滾的電影,卻也不覺得這部片有任何比不上摩托車的地方。大概是因為之前有心人士的炒作,而害我對切.格瓦拉有著錯誤的嚮往吧!告訴自己好幾次看電影之前要像張白紙,還是很難做到啊,因此看名氣不大的電影反而能有出乎意料的感動。
(而且總覺得冠上"革命前夕"就有一種譁眾取寵的感覺,一點都不純粹)


am 03:16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aosp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