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賴聲川導演能從我的家庭生活中得到一齣新戲靈感的話,那麼戲的名字大概會叫做「我們一家都愛吃」。
倒也不是意味著食量很大(不過也許不能算小),畢竟一家人不太喜歡也不習慣所謂的吃到飽模式,到店裡也不屬於引人注目且"難纏"的客群;不會貪得無饜的表示「休息一下又可以吃好幾碗」,但是,我們一家人最愛的活動的確就是外出用餐(如同MSN上標示的那樣)。不是在家研究料理,也不是風塵僕僕的造訪聞名遐邇的餐廳,只是當一家人都沒事的時候(通常是爸爸回家、姊姊不用約會的禮拜五),就會找個吃大餐的理由,然後挑家燈光美、氣氛佳的餐廳奢侈一下。
(所以羅馬真的不是一天就可以造成的...。)



如果沒什麼特殊理由,那麼「家庭聚會」的意識形態就會在心裡發酵,其實也從來沒人把話講白,但我就是覺得在這天"好像"可以吃點比較貴的東西。不一定要豪華的料理,一兩百塊的簡餐或是義大利麵、披薩就算是這類型的菜單,通常會在住家附近解決。老實說,便當真的比簡餐划算太多了,但我們不過就是貪圖一種悠閒的氣氛吧。而且在這些適合慢食的餐廳裡,一家人的話匣子都特別開,如此聯絡感情雖然損傷荷包,但想想,也未必是一項浪費的投資。


當有特殊理由如︰生日、過節、加薪、開學、結業...之類的時候(總之用盡各種名目,就是很少在家裡開伙),那麼我們就會走的比較遠,但最常去的地方還是離家很近的天母。



天母真是個好地方,排除處於大眾運輸工具邊陲導致交通不便的這個問題,還真是應有盡有。尤其幾家餐廳都還有點名聲和人氣,不怕吃到地雷食物;而因為歷史環境的發展,這裡理所當然有著豐富的異國料理,而且被各國移民後裔嚴格把關,口味上應該也不至於會出什麼岔子,許多特色小店便這樣慢慢的林立起來;近幾年又因為新光三越的帶動,天母商圈也逐漸顯得繁榮(真是出乎意料),一些連鎖的名店紛紛進駐,像是三越的「勝博殿」、「CHILIS」、「九如」...等等,旁邊的誠品也有「茄子咖哩」之類時下流行的餐廳,再加上高島屋裡面的餐廳,不用東奔西跑就可以把這些店家一網打盡,吃遍全球風味


雖然咱們也不算嚐食無數,但就像許多老饕,心裡也默默的為這些吃過的店家打下分數。四個人的喜愛各有不同,分析一下也挺有趣的。



首先是遠近馳名的「洋蔥」,其實我一直搞不懂到底哪家才是本店,不過光在天母就分佔二處。其中天母北路的店面就蔓延了一整條巷子,但在週末晚餐時刻還是座無虛席,也算是種奇觀!
這家是四口子都還算喜愛的,價位從200到7.800間,是一個可以吃便宜也可以揮霍的地方。店裡的木式設計十分鄉村風,但在晚上昏暗的燈光下看起來有點像是危樓,重點是,套餐可以吃的非常飽。



第二家是近期光顧頻率最繁的「莎諾」,其實它也頗有名氣的,只是似乎沒有分店。
優點就是位置顯眼好停車,價位和「洋蔥」差不多,菜單也大同小異,不過想要有點氣氛,那就絕對要選擇浪漫恬靜的「莎諾」。比較不像美國荒廢的穀倉,裝潢偏向英國鄉村風,同樣也會吃的相當飽,而且塗了大蒜醬的法國麵包可以無限追加。



拍完照片的下一刻就發生了餓母撲糧的事件,一塊麵包竟然有這麼大的魅力。



德國豬腳,外酥內軟富含膠質,唯一的缺點是...很難切。


鵝肝菲力。


 
媽媽的板魚。



套餐的甜點,除了巧克力蛋糕、香草蛋糕、提拉米蘇外,還有布丁、奶酪。




另外一家同樣為歐式的餐廳是「隨意鳥地方」,這間有101和三越A4的分店,不算從天母發跡,但天母店的感覺卻經營的不錯。店的位置雖然稍嫌偏僻,但是地靈人傑,「哈跟大使」和黃湘怡經營的「Awfully Chocolate」都是它的好厝邊。
其實只吃過一次,因為姊姊對它並不是太滿意,但我個人則是對蟹肉泡芙念念不忘,一直希望哪天可以回憶一下那個濃郁的好滋味。主菜讓人不太有印象(可能是令人失望所以選擇失憶),但是前菜的麵包很特別,是扁平的,而且帶有一種不臭的大蒜香,相當好吃。店裡外國人感覺很多,一樓有一個像外國電影裡酒吧必備的大長桌,長桌前的大投影幕直通二樓,因為二樓部分塿空,所以坐在二樓也能夠欣賞到這個大螢幕,滿適合大夥一起看世界盃。印象中消費是稍微貴一點,但是吃完也是飽飽飽。




其實不知道自己幹麻寫這些,大概是每次從天母吃飽喝足後回家,都有種快樂的感覺吧!也不知道是食物的關係,或是單純的生理滿足,還是自己在感受一種人情呢?不管如何,很希望咱家的此項傳統能一直持續下去啊。希望未來能寫成一長篇"貪食家族成功記"吧!


 



文章來源(Article From): http://blog.webs-tv.net/chaospo/article/4519312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aosp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