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為友人介紹「這書裡有男男、男女、女女的混亂感情關係」,刺激本人僅僅用兩週就看完了貴志祐介的來自新世界。結果發現新世界感情觀雖然確實先進,但根本不是本書重點啊!
不過還是感謝她歪打正著的推薦,這部內容融合了超能力、反烏托邦、青少年成長/冒險還加上日本民俗元素的科幻小說,確實是一部風格特異,值得拜讀的傑出作品。
令人著迷的,絕對是作者對這個人人有超能力的未來所做的設定,但即使人人有超能力,作者描繪的未來可不是像《飢餓遊戲》裡的奢華都城或是《X戰警-未來昔日》的破敗堡壘那樣缺乏想像力,反而是呈現一股昭和時代的純樸氛圍。稀少的人口,簡單的行政區域(甚至用八丁標定為町的邊界),輕舟當作主要交通工具(水鄉澤國的封閉想像)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村生活型態,經年流傳下來的惡鬼和業魔的民俗故事等,都讓人覺得這時代和「未來」沾不上邊,而更像古早時代。驅動這個未來世界靠的不是先進科技,而是人類與生俱來的「咒力」。
chaosp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作者:Harris & Herschlag
原文作者:Harris & Herschlag
譯者:陳虹妙
出版社:臉譜
出版日期:1999年03月01日
語言:繁體中文 ISBN:9578319193
chaosp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《動物之神》是美國作家愛琳凱爾(Aryn Kyle)的第一部長篇小說,更令人驚訝的是,這位作家生於1980年,算是和我同屬一世代的「年輕人」,雖然想想1980年出生的孩子,也將逼進卅大關,不青春、已小有成就種種特徵在在都提醒身為讀者的我有多麼失敗。
chaosp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讀鹿男前,我完全無法猜想這會是一本怎樣的小說,或許是對於日本「失格」派的頹廢文字感到暈眩,又或許是不想在苦悶的人生中加上好幾筆的無奈,所以我對於日本文學總有些敬謝不敏。唯一想主動接觸的,也只有熱血的少年漫畫或務實的青年漫畫。
但好死不死,鹿男就是一部卡在兩種類型中間的「小說」。
chaosp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「我遇見另一個人,而我就要喜歡他。」
看完這本小說,真是不知道該怎麼表達自己的心情;也不知道該如何不失公允的介紹這本小說。總而言之,這是一本倒吃甘蔗的書,開頭便給你嚇死人的三個字--「馬克斯」,還有還有「德意志意識型態」這等詞彙,讓人覺得這本書(或作者)本身也是用第一眼印象恫嚇人的優雅「刺蝟」。
chaosp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我極熱愛通俗小說中的懸疑性,不論從浪漫談愛的《巴別塔之犬》、維多利亞時代的百合戀《荊棘之城》,甚至到奇幻的俄羅斯《巡者》系列,即使有些作者小氣到避免在前三章破梗,不願用快速直球和讀者正面對決:「嘿!我這本書有個天才才想的出來的終極大謎團呢﹗」但在我們閱讀過程中,仍能感受到來自作者的挑戰,這類型的作家彷彿在說:「沒看到最後一頁,你還是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。」
正是如此,通俗小說才如此讓人無法自拔,忍不住想對它說聲:How can I quit you?
chaosp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我感覺彷彿有人送我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。畫面中唯一的小瑕疵是,貝蒂好像把我誤認作別人了。
因為無緣得見八零年代的電影大作, 所以看見麥田準備推出原著小說時,也顧不得自己的信條,破了戒參加這一次的試讀。自脫離學生生涯後,就不想再寫什麼有截稿日期的作業,每每數著日子,看著「死線」一天天逼近便覺得渾身痠痛、齒牙鬆動,十足是超出一個信奉老莊思想的懶惰鬼所能負載之重。
chaosp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看《Nana》時,心情總是會陷入鬱悶,作者用對話以及人物的內心獨白傳達出人性最赤裸的弱點─孤獨。每次看完,就會覺得心上的缺口又被一針針的挑開,形成的空洞越來越大,共鳴就在這些洞裡穿梭,以一種龐克樂橫衝直撞傷痕累累的方式。
擁有相似骨架的《琴之森》,卻呈現出完全不同的肌理。故事主軸同樣是音樂,只不過把龐克樂換成了古典樂;發展重心仍是兩位主角的友情,但在這裡卻換成了兩個立志成為鋼琴家的男孩。
chaosp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
《華氏451度》是紙的燃點。
chaosp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匆匆過了二十多年,我自然也是常常哭,常常笑,別人的啼笑也看過無數回了。可是我生平不怕看見淚,自己的熱淚也好,別人的鳴咽也好;對於幾種笑我卻會驚心動魄,嚇得連呼吸都不敢大聲,這些怪異的笑聲,有時還是我親口發出的。當一位極親密的朋友忽然說出一句冷酷無情冰一般的冷話來,而且他自己還不知道他說的會使人心寒,這時候我們只好哈哈哈莫名其妙地笑了,因為若使不笑,叫我們怎麼樣好呢?我們這個強笑或者是出於看到他真正的性格(他這句冷語所顯露的)和我們先前所認為的他的性格的矛盾,或者是我們要勉強這麼一笑來表示我們是不會給他的話所震動,我們自己另有一個超乎一切的生活,他的話是不能損壞我們於毫髮的,或者……但是那時節我們只覺到不好不這麼大笑一聲,所以才笑,實在也沒有閒暇去仔細分析自己了。當我們心裡有說不出的苦痛纏著,正要向人細訴,那時我們平時尊敬的人卻用個極無聊的理由(甚至於最卑鄙的)來解釋我們這穿過心靈的悲哀,看到這深深一層的隔膜,我們除開無聊賴地破涕為笑,還有什麼別的辦法嗎?有時候我們倒楣起來,整天從早到晚做的事沒有一件不是失敗的,到晚上疲累非常,懊惱萬分,悔也不是,哭也不是,也只好咽下眼淚,空心地笑著。我們一生忙碌,把不可再得的光陰消磨在馬蹄輪鐵,以及無謂敷衍之間,整天打算,可是自己不曉得為甚麼這麼費心機,為了要活著用盡苦心來延長這生命,卻又不覺得活著到底有何好處,自己並沒有享受生活過,總之黑漆一團活著,夜闌人靜,回頭一想,那能夠不吃吃地笑,笑時感到無限的生的悲哀。就說我們淡於生死了,對於現世界的厭煩同人事的憎惡還會像毒蛇般蜿蜒走到面前,纏著身上,我們真可說倦於一切,可惜我們也沒有愛戀上死神,覺得也不值得花那麼大勁去求死,在此不生不死心境裡,只見傷感重重來襲,偶然掙些力氣,來歎幾口氣,歎完氣免不了失笑,那笑是多麼酸苦的。這幾種笑聲發自我們的口裡,自己聽到,心中生個不可言喻的恐佈,或者又引起另一個鬼似的獰笑。若使是由他人口裡傳出,只要我們探討出它們的源泉,我們也會惺惺惜惺惺而心酸,同時害怕得全身打戰。此外失望人的傻笑,下頭人挨了罵對於主子的陪笑,趾高氣揚的熱官對於貧賤故交的冷笑,老處女在他人結婚席上所呈的乾笑,生離永別時節的苦笑──這些笑全是「自然」跟我們為難,把我們弄得沒有辦法,我們承認失敗了的表現,是我們心靈的堡壘下面刺目的降旛。莎士比亞的妙句「對著悲哀微笑」(smiling at grief)說盡此中的苦況。拜倫在他的傑作Don Juan裡有二句:
"Of all tales 'tis the saddest—and more sad,
Because it makes us smile."
chaosp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